孫德藥材網
    手機端
    首頁 > 中藥材庫>詳情

    所有的中藥材名稱大全(常見中藥材名稱)

    來源: admin 發布于:2022-12-09 13:30:02

    一、常見中藥材名稱

    常見的中藥材有: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甘草、當歸、白芍、雪蓮、、生地、熟地、黃連、黃苓、黃柏、梔子、連翹、滑石、貝母、大黃、柴胡、桔梗、紫蘇、葛根、薄荷、羌活、獨活、白芷、烏藥、枳實、蒼術、厚樸、南星、半夏、藿香、車前草。、丹參、龍膽、防風、地榆、遠志、菖蒲、附子、沉香、薏苡、山楂、神曲、芫花、商陸、五味子、姜黃、金銀花、白及、天麻、茵陳、百合、秦艽、紫菀、桑皮、決明子、益母草、白頭翁、鉤藤、辛夷、何首烏、蒲公英等等。

    QQ截圖20230510131534.jpg

    二、中藥材有哪些名稱大全

    鉤吻,靈仙,半夏,丁香,蘇葉,白薇,澤蘭,杜若,白英,茵陳,淡竹,蒼術,半夏,豆蔻,銀朱,附子,首烏,玉竹,川穹,郁金,佩蘭,神曲,蓮心,紫菀,橘紅,蓯蓉,蟬衣,青黛,海月,伏苓,雪蠶,竹茹,香薷,忍冬,紫萍,苡仁,守宮,玳瑁,辛夷,續斷,梔子,香櫞,紫珠,雪茶,空青,卷丹,景天,蘇木,將離,鴛尾,陸英,蘭茹,夏冰冬青,水蘇,宛童。

    三、常見中藥材名稱及功效簡介

    1、川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2、半夏:藥用植物,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生用消癤腫作用,獸醫用以治鎖喉癀。在西藏也有分布,海拔3000m左右。

    3、天冬: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養陰清熱,潤肺滋腎的功效。

    4、白芨(jī):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塊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氣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開花。

    5、京墨:京墨味辛,吐衄下血,產后崩中,止血甚捷。治產后出血。

    6、南星:南星又名山苞米、山棒子,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季抽花莖,頂端開出一大型花序。果實成熟時為紅色,似玉米狀。

    7、貫仲:多年生草本,葉為單數羽狀復葉,由根狀莖密生成叢。

    8、菘(sōng)藍:又名茶藍、板藍根等。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利咽止痛的功效。

    9、寒水:中藥名。是一種礦石中藥材,清熱瀉火藥,又稱凝水石、水石、鵲石,本品為天然沉積礦物單斜晶系硫酸鈣或三方晶系碳酸鈣礦石。

    10、徐長卿:最有典故的藥名。傳說文人門客徐長卿親采一味草藥為宋太祖趙匡胤治好了久治不愈的老胃病,卻說不出此藥之名,于是宋太祖將此味藥材命名為徐長卿。實際上此藥別名寮刁竹,并非一個好意象。但美好的典故似乎比潛在的意象更重要,人們依然喜愛這個名字。

    11、忍冬:屬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帶葉的莖枝名忍冬藤,供藥用。亦作觀賞植物。中國大部分地區多有分布,不少地區已栽培生產,其中以河南、山東所產最為聞名。

    12、青黛:具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等作用,在古代亦常用于印染布匹、畫眉等。

    13、繁縷:有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止痛。

    14、商陸:根入藥,以白色肥大者為佳。

    15、木藍: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

    16、及己:功能有:舒筋活絡,祛風止痛,消腫解毒。

    17、常山:具有涌吐痰涎,截瘧之功效。

    18、箬蘭: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氣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開花。主要用于收斂止血,消腫生肌。

    19、杜若:理氣止痛,疏風消腫。

    20、月見:可治療多種疾病,調節血液中類脂物質,對高膽固醇、高血脂引起的冠狀動脈梗塞、粥樣硬化及腦血栓等癥有顯著療效。

    21、香薷:香薷能發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

    22、白前:入藥功效:辛、苦,微溫。降氣化痰,止咳。

    23、苦菜:云南人稱青菜為苦菜,其實圖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為上品,可健胃益膽,抗腫瘤,很適合現代人。

    24、蕁麻:藥書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大毒、或言劇毒。實際上,民間過去多作藥用,現在多作蔬菜食用。其刺生時接觸汗毛有刺痛感,煮湯或與雞蛋煎味道都很可口??芍委熜猴L咳,風火牙痛等癥。一患者云其根治療蕁麻疹有奇效。

    25、龍葵:清熱治腫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26、何首烏:制用補養氣血,氣味平和,可常食用,生用解毒通便而不傷陰。苗有安神潤血之功。

    27、烏袍:果實和黃袍同功,葉和嫩尖以紅糖為引煎服,治肝急水瀉有奇效,并且沒有副作用

    28、棕櫚:棕毛、花、根入藥,性收澀,可以止血,但婦科白帶用之更為對癥。

    29、灰灰菜:一般不入藥,古方用之制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積。

    30、車前草:藥店用子,草與子同功,清膀胱熱,利腎氣,預防積石,此外,引肺熱從小便出,可治療咳嗽。有大葉、小葉兩種,小葉者良。

    31、鐵蒿:蒿類多,有藥用,也有食用,也有藥食兩用,藥店多用青蒿及黃蒿。鐵蒿可清虛熱,與青蒿相似,味不太苦,困難時期老百姓也食用充饑,有食用保健價值,可惜無人研究開發。

    32、金銀花:金銀花全身都可入藥,是國務院確定的名貴中藥材之一。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膽的功能。

    33、蒲公英: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34、燈籠草:這個就不用多說了相信小時候經常采食酸平。清熱解毒,利尿止血,消腫散結。

    35、蒼耳子:散風濕,通鼻竅。用于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疹瘙癢、濕痹拘攣。

    36、薺菜:是一種最常見的野菜,既可炒食、涼拌,又可作餃子餡。又名:護生草、香田薺、攬鼓菜等。十字花科薺菜屬。藥用全草。性平,味甘。入手少陰、太陰、足厥陰三經。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疼痛。

    37、小薊:野菜之一。又名:刺兒菜、貓薊、刺蘿卜、刀菜、野紅花等。菊科薊屬。藥用全草或根。性涼,味甘。入肝、脾二經。涼血,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傳染性肝炎,創傷出血,疔瘡,癰毒。

    38、狗尾巴草:別名:綠狗尾草、谷莠子、莠、狗尾巴草、光明草、阿羅漢草和狐尾。主治:除熱,去濕,消腫。 治癰腫,瘡癬,赤眼。

    39、黃花菜:黃花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鮮質嫩,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花粉、糖、蛋白質、維生素C、鈣、脂肪、胡蘿卜素、氨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分,其所含的胡蘿卜素甚至超過西紅柿的幾倍。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對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療效,可作為病后或產后的調補品。

    40、柴胡: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肺經、脾經。功能:透表泄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主治: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

    41、麥冬:性味與歸經: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功能與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42、玉竹:養陰,潤燥,除煩,止渴。治熱病陰傷,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小便頻數。

    43、桑白皮:性味歸經:甘寒,入肺經。功用: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肺熱咳喘,面目浮腫,小便不利等癥。

    QQ截圖20230518110201.jpg

    四、常見中藥材名稱有哪些

    常見中藥材名稱大全
    人參黃芪白術雪蓮
    甘草當歸蒲公英半夏
    黃連連翹滑石何首烏
    貝母柴胡桔梗紫菀
    紫蘇葛根薄荷遠志
    車前草羌活厚樸南星
    山楂益母草金銀花鉤藤
    辛夷白頭翁商陸百合
    白芍獨活姜黃五味子
    秦艽川柏京墨杜若
    苦菜忍冬徐長卿棕櫚
    麥冬黃花菜薺菜龍葵
    燈籠草薏苡茯苓黃柏
    梔子大黃白芷烏藥
    枳實龍膽防風蒼術
    茵陳白芨天麻決明子
    附子芫花藿香丹參
    沉香菖蒲熟地麝香
    陳皮薤白燕窩鱉甲
    七星草胡麻馬齒莧雞血藤
    藏紅花冬蟲夏草重樓王不留行
    鵝不食草三七川穹杜仲
    肉蓯蓉枸杞百部枇杷

    五、好聽的中藥材名稱

    好聽的中藥名字有:景天、徐長卿、龍葵、花楹、重樓、羽涅、零榆、陵游、杜若、紫菀、空青、冬青、芫華、白芍、京墨、江籬、南星、遠志、素問、白青、宛童、六月雪、金櫻子、半楓荷、七里香、白頭翁、款冬花、秋桑葉、冬葵子、咸秋石、常春藤、迎春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直,黄色毛片网站,黄色影院在线看,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