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十大名中醫是誰
1、李伯藩:云南賓川人,中醫世家,退休16年,免費義診16年,只開方子不賣藥,每天限號150人,每個處方8-10味中藥,患者遍布國內外,個人認為,李老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的中醫大師。
2、呂光榮:原云南中醫學院教授,擅長以中藥、針灸與氣功導引三位一體的綜合治療體系。尤其在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老年退化性疾病、不孕癥等慢性病、疑難雜癥的治療中,療效明顯。
3、羅銓:第二屆全國名中醫,云南省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長治療心腦血管病為專長,精于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中風病等的診治。
4、張良英:第二屆全國名中醫,張良英為云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創始人之一,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一批中醫藥傳承博士后合作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中醫預防醫學學術帶頭人。她從事醫療、教學、科研50余年。
5、吳榮祖:全國第五批國家級名老中醫師帶徒指導老師,系云南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云南四大名中醫、全國扶陽學派重量級人物吳佩衡先生之嫡孫,為云南吳氏扶陽學派第二代學術繼承人。在臨證中秉承了吳佩衡先生善用、廣用、巧用附子的特色,力挽沉疴,擅長治療各種疑難危重疾病。
6、孟如:擅長診治中醫疑難雜癥,尤其在自身免疫病,如紅斑狼瘡、硬皮病、皮肌炎、類風濕關節炎、重癥肌無力等病癥方面,具有獨到的學術見解和豐富的診療經驗。
7、張沛霖:昆明市延安醫院教授、主任醫師。中醫世家,是我國中醫針灸專家。擅長診治頸、腰椎病、面神經麻痹、帕金森病、耳鳴、前列腺炎、中風后遺癥、視神經萎縮、心率不齊等病癥。
8、吳佳駿:云南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是云南省內著名的中醫兒科專家。擅長兒科外感發熱、咳嗽、厭食、濕疹、抽動癥、性早熟、抑郁癥等小兒常見病和疑難雜癥。
9、熊磊:岐黃學者,云南中醫藥大學原校長,是中醫兒科學學術和學科帶頭人,云南省名中醫。擅長兒科外感發熱、咳嗽、厭食、濕疹、抽動癥、性早熟、抑郁癥等小兒常見病和疑難雜癥。
10、管遵惠:云南省名中醫,全國第二批、第三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肮苁咸厥忉樂▽W術流派傳承工作室”項目負責人。
二、云南十大名中醫排名
第四屆國醫大師和第二屆全國名中醫表彰大會,發布“關于表彰第二屆全國名中醫的決定”,授予101位中醫藥工作者“全國名中醫”稱號。云南中醫藥大學教授張良英,第一附屬醫院、云南省中醫醫院主任醫師羅銓,第三附屬醫院、昆明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吳榮祖喜獲這一殊榮。
三、云南十大名中醫是哪些
云南省中醫學院門診部始建于1947年,是全國建設歷史較長的省級中醫醫院之一,為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是云南省和昆明市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險的定點醫療機構和醫療保險轉診的定點醫療機構,從2009年1月起,成為全云南省第一批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之一?,F有職工1054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 896人,有主任醫師(教授)58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159人、中級職稱人員339人、初級職稱人員340人,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人員近60人,有云南省名中醫和榮譽名中醫22人,有碩士生導師71人。
四、云南十大名中醫李慶生坐診時間表
在昆明看中醫就去兩個地方,都不錯。云南省中醫醫院還有圣愛中醫館。
五、云南十大名中醫名單
來春茂,著名老中醫,曾為云南及昆明的多位省市級領導診療。并發表過多篇醫學論文,出版過《來春茂醫話》、《來春茂醫鏡》兩部著作。
呂光榮,主要研究領域是中醫學。入選國務院授予的全國500名老中醫名錄、第五批全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云南省18人之一。
曲煥章,彝族,云南白藥創始人,民國時期中醫外傷科著名醫家。1892年,到姐夫袁槐家學傷科。后自己配制百寶丹和其他傷科藥方,開始行醫。1898年,就醫病人日益增加,曲煥章自采藥材,與妻加工配制白藥和其他傷科用藥。1914年,經反復試制和實踐,終于集大成始創“白藥”。凡有上門求醫者,耐心醫治,療效顯著。
擴展資料
針灸學術流派
第一代管家岱(1844-1912),山東省高密縣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師承山東昌邑黃氏中醫世家。擅長針灸醫學,管氏針灸開山鼻祖。
第二代管慶鑫(1864-1939),齊魯名醫。擅長針灸、中內、婦兒科,主要在高密,濟南等地行醫。
第三代傳人管正齋(1901-1980),主任醫師,教授,著名針灸學家。出身中醫世家,北京大學畢業,留學日本。20世紀30年代曾為“中國針灸學研究社”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擔任云南中醫進修學校、云南省“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云南省中醫研究班教師。受聘于云南中醫學院,擔任《內經》、《針灸學》教學。對經絡辨證,針刺手法,舌針,耳針,過梁針,子午流注,靈龜八法等均有創新和發展,奠定了管氏針灸學術流派的理論基礎。
第四代傳人管遵惠等,繼承和發展了管氏針灸學術流派的理論,創新和發展了管氏特殊針法,完善了管氏針灸醫學流派的學術思想,提煉和踐行了管氏針灸的傳承理念,形成了學術特點鮮明的管氏特殊針法學術流派。
第五代傳人管傲然(碩士)、管薇薇(博士)、管鐘潔(碩士)、管鐘明等學術團隊,現在學習繼承、發展弘揚。管氏針灸醫學流派,薪火相傳,后繼有人。